上海:烟火气总会慢慢回来让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健康成长绘学习|习 近平与残疾人的温暖瞬间因为无聊玩弄打火机,没想到却烧了一... [详情]
大荔县黄河滩区位于大荔县城以东约二十五公里的赵渡镇,居于黄河、洛河、渭河交汇之处,东依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南临渭河与潼关县毗邻,西靠洛河与韦林镇相接。这里地处黄河中游秦、晋、豫交界处,北接金水河,南临“三河口”,东至滔滔大河之滨,西到巍巍老崖之下,面积417平方公里,是黄河出陕时留下的最后、最辽阔的滩涂。
黄河滩,曾经救了多少豫,鲁,皖的难民,难民们到黄河滩用当地的蒲草、马蔺就地搭个茅草庵就生存下来了,不用报户口,不用纳赋税,一直到解放后。苏联援建的三门峡大水库预测这里是库区,把滩里人迁移到了其他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移民返库,这里就热闹起来了。几十年过去了,看现在幸福的好日子,再回忆过去刚返库的艰难日子,现在连想都不敢想,真是天上人间、翻天覆地的变化......
求是网
编者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 近 平总 书 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 近 平总书记赴宁夏考察,是今年全国两会之后首次考察。当天考察的第二站,是到黄河吴忠城区段了解当地保护黄河生态情况。6月10日上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发表重要讲话,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黄河流经9个省区,两年内习 近 平 总书记已经走遍了其中6个省区。去年在内蒙古、甘肃、河南,今年4月在陕西、5月在山西、6月到宁夏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对黄河治理保护提出明确要求。这样的节奏,足见黄河在习 近 平 总 书 记心中的分量。一起来看!
2020年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 书 记、国 家 主 席、中央军委主席习 近 平在宁夏考察。这是6月8日下午,习 近 平来到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察看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新华社记者鞠鹏 摄
2020年6月8日下午,在宁夏考察的习 近 平 总 书 记来到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沿岸边步道,察看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听取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习 近 平 总 书 记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自古以来,黄河水滋养着宁夏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宁夏各族人民。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2020年6月10日上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听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后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人民日报》2020年6月11日)
2019年8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 书 记、国 家 主 席、中 央 军 委 主 席习 近 平在甘肃省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了解黄河治理和保护、堤坝加固防洪工程建设等情况。新华社记者谢环驰 摄
2019年8月21日下午,在甘肃考察的习 近 平 总 书 记来到兰州,前往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听取甘肃省和兰州市开展黄河治理和保护情况介绍。习 近 平 总 书 记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堤坝加固防洪工程,沿步道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习 近 平 总 书 记指出,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2019年8月22日下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听取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人民日报》2019年8月23日)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中 共 中 央 总 书 记、国 家 主 席、中 央 军 委 主 席 习 近 平在河南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 近 平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眺望黄河郑州段。新华社记者谢环驰 摄
2019年9月17日下午,在河南考察的习 近 平总书记乘车来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临河广场,沿黄河岸边步行察看周边环境,听取沿黄地区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堤防建设和防洪形势等情况。在临河广场观景平台,习 近 平总书记眺望黄河郑州段。天高水阔,林草丰茂,一片勃勃生机。习 近 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70年来,党领导人民开创了治黄事业新篇章,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
(《人民日报》2019年9月19日)
2019年9月18日上午,中 共 中 央 总 书 记、国 家 主 席、中 央 军 委 主 席 习 近 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谢环驰 摄
2019年9月18日上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 近 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我曾经提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中 共 中 央 总 书 记、国 家 主 席、中 央 军 委 主 席 习 近 平在陕西考察。这是4月20日,习 近 平在位于秦岭山脉东段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谷,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新华社记者谢环驰 摄
2020年4月20日下午,在陕西考察的习 近 平 总 书 记抵达商洛市柞水县,首先来到位于秦岭山脉东段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步行进入羚牛谷察看自然生态,称赞这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随后,习 近 平 总 书 记乘车来到海拔1700米的月亮垭,远眺秦岭牛背梁主峰,听取陕西省吸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抓好生态保护等工作汇报。习 近 平 总 书 记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0年4月23日上午,习 近 平 总 书 记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中 共 中 央 总 书 记、国 家 主 席、中 央 军 委 主 席 习 近 平在山西考察。这是5月12日中午,习 近 平在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考察汾河水治理及沿岸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新华社记者李学仁 摄
2020年5月12日中午,正在山西考察的习 近 平 总 书 记专程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听取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情况汇报,沿河岸边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两岸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对太原汾河沿岸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表示欣慰。习 近 平总书记指出,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不断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强太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5月12日下午,习 近 平总书记听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我的账户发表文章商家建站农村网站通知公告商家学习农村电商网上小区OA办公在线客服大学贴吧乡镇街道